【健走的特質】健走比慢跑安全,比散步有效
健走除了要達到至少每週3次、每次30分鐘以上的標準外,它比平常走路、散步或逛街,還多些運動的特質:
· 步伐要跨大,跨步後腳跟先著地,再有意識地順序讓腳底、腳趾著地,接著再以腳趾用力蹬離地面。膝蓋最好微彎。
· 一定要抬頭挺胸。雙臂要主動運動。擺動雙臂使下臂呈約90度,有節奏地擺到胯後,向上則擺到與肩同高。
· 速度要求舒適而敏捷。運動醫學界認為無論男女,(220-年齡)×(75~80)%=個人每分鐘最佳的訓練脈搏率,例如30歲的人脈搏應在143~150次/分之間,個人可依體重或健康狀況再行調整,慢性病患以減至50%為宜。
【健走可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】
或許還是有人會想「健走,算什麼運動?」。然而,走路在幾千年前就被醫學之父希波克拉提斯稱為「人類最好的醫藥」,並非毫無根據,已有許多研究證實,有規律的健走計劃,可增進身體所有部位的健康:
· 頭腦 促使腦部釋放腦內啡(endophin),提升精神,使心情愉悅。
· 肺部 增加最大通氣量、增強橫膈肌肉強度、緩和慢性肺氣腫和支氣管炎的症狀、減低對抽菸的渴望。
· 背部 因為椎間盤承受跑步時震顛所造成的壓力,所以許多慢跑者都有背痛的問題,健走時椎間盤承受壓力與站立時差不多,比較不會受傷,同時還能加強背肌以鞏固脊柱。
· 骨骼 骨骼也需要運動,健走相當於對骨骼施予重量訓練,能讓身體多吸收鈣質,對抗骨質疏鬆。
· 膝蓋和腳 健走時關節部位承受壓力不大,又有強化肌肉的功效,當然有所助益。嘗試在水中健走就是相當溫和的理想運動。
· 心臟 健走降低血壓,減低阻塞動脈的脂肪量,降低休息時的脈搏數,促使心臟側枝血管更發達。
· 腸胃 幫助胃腸蠕動,減低食慾。
【健走的好處 】
【走出好身材】【走出健康來】【健走可以預防疾病】【遠離乳癌威脅】【預防心臟病】【走離老年痴呆】【健走能降血壓】【預防動脈硬化】【預防治療糖尿病】【健走避免脂肪肝】【走出好骨質】 【改善腰、肩、頭部疼痛】【消除壓力,幫助睡眠、紓解憂鬱】【儲蓄健康儲金】
現在繫上你的運動鞋帶,準備好你的心情,跟著LISA老師,開始健走!